2019年11月23日18点,我校名家论坛第242讲在学院路校区科研楼B209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期论坛主讲人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主题为“20世纪英语文学的海外贡献——以南非文学为例”。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磊教授担任主持人,我校与外校的多位教师、研究生参加。
讲座伊始,蔡圣勤提纲挈领地梳理了讲座思路和主旨。他拟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视角分析库切、戈迪默、布林克、穆达等重要南非作家用英语创作的文学作品,梳理南非英语文学发展的五个阶段,宏观地考察南非英语小说百年历史的写作倾向,为传统的英语文学谱系增添新的海外视角。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蔡圣勤从广义上“英语文学”的定义入手,明确指出:不能把英语文学狭义地界定为英美文学。其版图还必须包括海外英语文学和英联邦国家英语文学(包括殖民文学和后殖民文学)。奈保尔、戈迪默、库切、莱辛、拉什迪、石黑一雄等布克奖得主都是英联邦国家英语文学的重要代表。蔡圣勤特别推荐大家阅读艾勒克·博埃默的专著《殖民与后殖民文学》。在他看来,该书作为了解海外英语文学创作的经典学术著作,介绍了世界各地用英语进行创作的主要作家和作品,是美国大学里英语文学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2010年11月在武汉举办的“库切研究与后殖民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蔡圣勤等于2011年主编的专著《库切研究与后殖民文学》对新时期库切研究和南非英语文学研究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蔡圣勤首先指出南非文学在英语文学谱系里的地位。他认为,南非是非洲英语文学的最前沿地带,20世纪的南非文学中有一百多位成名英语作家。其中,多位作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布克奖,已然形成了南非英语作家群。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由来已久,在20世纪竟然以国家出台法律的方式公开承认了种族歧视的合法性。正是这一臭名昭著的制度引发大量南非作家书写与批判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这也构成了南非文学繁荣的重要因素。蔡圣勤以他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下20世纪南非英语小说研究”为例,特别强调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视角对南非文学研究的重要性。事实上,南非的斗争历程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度契合,20世纪的南非英语作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正是在这一启发下,蔡圣勤在研究中以历史为维度、以不同种族作家创作为经度的“经纬相交”的方法,把后殖民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充分地结合起来,成功地考察了南非一百年来数十部有价值的英语小说。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蔡圣勤把20世纪的南非文学划分为五个阶段:骄傲的文学、觉醒的文学、抗争的文学、胜利的文学、疏离的文学,并对这五个阶段文学发展的特点进行了详尽而深刻的讲解。其中,第一阶段“骄傲的文学”主要指的是南非20世纪早期的殖民地文学。由于殖民统治和黑人有限的受教育水平,黑人的英文小说没有特别突出的成就。这一时期的白人作家博斯曼在南非英语小说谱系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而他的创作自身也经历了从早期的殖民主义倾向和价值观向反对殖民统治、追求平等思想理念的过渡和转变。20世纪南非文学的第二个阶段是“觉醒的文学”。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南非人作为雇佣军加入宗主国英国的反战阵营,战争中个体生命的牺牲与奉献增强了平等意识,这种意识也体现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语文学创作中。这一时期的两位代表作家多丽丝·莱辛和彼得·亚伯拉罕斯都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都曾加入过共产主义组织。20世纪南非文学的第三个阶段是“抗争的文学”。左翼知识分子同情黑人,批判种族隔离制度,代表作家有“南非良心”戈迪默、库切、布林克等左翼作家。戈迪默的小说描写人的异化、共产党组织的斗争、反种族隔离等。布林克作品反映人的异化、逃离自由、乌托邦想象等,表明作者也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潮和加缪的影响。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监狱中的文学”,如曼德拉的传记作品《漫漫自由路》和布莱顿巴赫的监狱传记《一个白化病恐怖分子的真实自白》。20世纪南非文学的第四个阶段是“胜利的文学”,主要指曼德拉革命及执政期间英语小说的创作。黑人执政之后,被压抑了数百年的底层黑人民众的复仇心理发展为胜利的狂欢,成为了白人的集体梦魇。许多白人知识分子精英移民,南非一度陷入文学的低谷。20世纪南非文学的第五个阶段是“疏离的文学”,主要指后曼德拉时期的英语小说创作,许多南非英语小说家移居海外,继续为世界文学奉献经典,如莱辛、库切、博埃默等。
在讲座的最后,蔡圣勤指出,在我国已经被研究的南非20世纪英语小说家仅有十位左右,被中文译介的作品非常有限,相关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在接下来的提问环节,蔡圣勤对师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给予了全面细致的解答。首先,张磊提问:在后曼德拉时代,南非文学中有没有涉及南非白人对自身境况的思考?作品中是否探讨了推进和解的可能?蔡圣勤回应:南非的“疏离文学”继续在海外为南非文学做贡献。譬如,库切在离开南非后创作的“耶稣三部曲”中对南非土地的未来便进行了全新的想象。系列小说中存在着一个乌托邦社会的建构,涉及法律、教育等方面,或多或少能够看到一些社会主义的影子。接下来,德语所副所长李烨博士提问:种族隔离制度是南非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那么南非小说对这一制度的描述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蔡圣勤回应:白人和黑人在就学、居住、乘车等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都不能得到和白人同等的待遇,白人黑人不允许通婚,臭名昭著的“宵禁制度”更是限制了白人的合法权利。以穆达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在其作品中对这些不平等现象进行了批判。之后,有研究生提问:后曼德拉时代,南非作家移民去美国进行创作,为什么会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可和喜爱,甚至屡获文学大奖?蔡圣勤回应:这与西方文学的猎奇心理有关。这些南非作家的作品中对南非的描写能够满足西方读者对于边缘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想象。另外,文学作品的陌生化效果、文学作品中的非自然叙事等都是这些文学作品吸引读者的魅力所在。
蔡圣勤教授在南非英语文学研究中采用的鲜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视角,他对南非文学百年发展历程高屋建瓴的分析和讲解,使在场师生备受启发。他的讲座大大扩展了我院师生研究英语文学的视野,为我院师生深入了解和研究南非英语文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