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2日下午两点,我校名家论坛第233讲在学院路校区科研楼B211会议室举行。中国翻译主编杨平博士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谈新时代翻译研究发展态势与翻译学术论文写作”的精彩演讲。本次论坛由科研处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法连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各个研究所、教研室教师及多名研究生参加。
杨平主编首先对新时代翻译研究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她指出,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是中国当代翻译研究的起步阶段,本阶段的成果主要以引进和借鉴为主,自主研究较少,这是学科发展的必然态势和路径,而90年代中后期到新千年后期这一阶段,文化视角的研究拓展了中国翻译研究的视角和空间,这一阶段的翻译研究拥有更加强烈的主体特色和独创性;在新千年中后期到现在的第三个阶段中,跨学科研究则成为中国翻译研究的新潮流。杨平主编强调,当代翻译学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新兴学科。
杨平主编认为,新时代下翻译研究需要与时俱进,在大的时代背景下,翻译理论的体系及理论范式是多元的,研究视野是开放的,研究路径是综合的,研究方法是多样融合的。目前中国逐渐走上世界舞台中央,在这个背景下,如何进行中外文化交流,进行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变得事关重要。在新时期下,值得关注的翻译研究新动向主要有三个,包括(1)从对翻译本体的研究拓展到对翻译社会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从语言学研究范式到文化研究范式、跨学科研究范式的发展过程中,翻译研究一直没有完全脱离研究主体,包括文本阐述过程、翻译行为及译者等,只是研究取向及侧重有所不同,目前开始拓展到对翻译社会及翻译活动客体的研究,包括翻译行业和其他行业的互动关系等,这是翻译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2)翻译研究方向拓展。翻译研究方向整体由外译中向中译外进行转变,其中中国经典典籍的外译和传播成为重点。(3)研究对象拓展、推进方法及途径的改善。接下来,杨平主编从翻译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新研究范式与旧研究范式的关系、定性与定量研究的关系、语料库等翻译技术的合理运用等方面对目前翻译研究所采取的路径和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最后杨平主编围绕法律翻译研究进行了探讨。目前翻译研究处在从文学翻译向应用翻译研究发展的过程中,法律翻译研究属于应用性翻译研究,同时也不乏其理论基础。她认为,我校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学科背景和优势,围绕法律相关专业层面组织深入且系统的针对性研究,争取产出一批具有学科代表性的高水平成果。
科研处 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