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大首页 法大邮箱
党建
最新活动

首页 > 最新活动 > 正文

赓续红色血脉 体悟百年征程——“百年法治文物展”开幕式纪实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迎接中国政法大学70周年校庆,119日中午,“百年法治文物展”开幕式在我校海淀校区科研楼B4展厅举行。本次展览由校党委宣传部与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共同主办,历代法律文献馆协办,是70周年校庆系列文化展览的首展,也是深化“四史”学习教育的创新实践。校党委书记胡明、副校长李秀云、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琳琳、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李雪梅、荣休教师代表沈厚铎、1979级校友李为民,以及师生代表共同参与了开幕式。仪式由党委宣传部莫雪杨主持。


(校党委书记胡明在开幕式上致辞)


议程第一项为校党委书记胡明致辞。胡书记指出,在建党百年之际举办本次展览,别开生面,意义重大。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本次活动是我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创新入心的一次重要探索。展览将“四史”学习与法学教育有机融合,在涵养政治本色的同时彰显法治底蕴,传承了法大传统,体现了法大特色。其次,展览是我校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的一次生动实践。他表示,百年法治文物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鲜活教材。最后,展览能启发观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顾过去,思考未来,重新出发。他强调,中国政法大学成长的历史,也是百年法治的一部分,希望广大师生通过观展回顾历史,砥砺初心,勇担使命。同时,他充分肯定了以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为代表的教学科研单位在实践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希望各单位继续探索创新,尽快形成可复制和推广的典型经验、工作模式和品牌活动。


(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李雪梅致辞)


议程第二项为展览主办方代表、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李雪梅教授致辞。首先,李教授表示,本次展览既是将凝聚着历史芳华的文物与“四史”学习、法学教育有机融合的积极探索,也是为迎接70周年校庆的献礼。其次,她介绍了展览的主要内容和筹备过程。展览分为“百年历程”“经典传承”“土地改革”“司法审判”“治安民生”五大专题。自今年6月开始,主办方对百年法治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并通过古籍所公众号“法制文物日历”栏目每日推送宣传。展品征集自我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如我校79级校友李为民、历代法律文献馆张筱东、南开大学冯学伟、浙江衢州收藏家王汉龙、无锡中国交通警察博物馆刘志刚等。最后,她强调,中国政法大学是全国首家在校内举办“百年法治文物展”的高校。对师生而言,从展览策划,到藏品整理、布展、志愿讲解活动的全过程都是一种学习,是党史教育和新中国史教育在我校生根发芽的有益尝试。

议程第三项为展品提供者代表、北京市地平线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为民致辞。他表示,“法治百年文物展”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辉煌的历史进程。从展品中可以看出,党在成立伊始就十分重视法治建设。他认为,中国政法大学处于全国法学教育研究的中心地位,尤其是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更是走在前列,本次展览凝聚着古籍所师生的心血和汗水。

议程第四项为青年教师代表、国际教育学院教师马琳琳发言。她认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本次展览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法治文明和法文化,是传统法治文明继承和发扬的优秀载体,希望能够依托本次展览,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软实力”。

议程第五项为志愿讲解员、法律史专业博士生陈仁鹏发言。他认为,展览开幕式既是进行志愿服务的开端,也是自觉接受红色教育、弘扬红色法治文化的新起点。作为志愿者,要以饱满的热情和细致的服务为党的百岁诞辰和校庆献礼。同时,他向全体志愿者发出三点倡议:学史力行,赓续红色血脉;锤炼本领,提升讲解技能;尽心尽责,热忱服务师生。

议程第六项,由校领导和校友代表、师生代表共同剪彩。同时,为“不忘来时路,走好前行路——法治文物讲述人征集活动”揭幕。


(合影留念)


开幕式圆满结束后,与会嘉宾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一同观摩展览,并积极参加现场互动。

 

(图文来源: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微信公众号)